今天,也就是 2017 年 9 月 11 日,小米发布了两款手机产品 Note 3 和 MIX 2, 其中,Note 3推出了一项新功能,人脸解锁。
首先,来看看小米 MIX 2 和 Note 3:
小米 Note 3 其实就是大屏版的小米 6,屏幕尺寸升级为 5.5 英寸,处理器则降级为高通骁龙 660 。后置摄像头的配置与小米 6 相同,依旧是 1200 万像素的广角镜头 + 1200 万像素的长焦镜头,前置摄像头则升级到了 1600 万像素,2μm 合成大像素。此外,电池容量也有所提升,达到了 3500 mAh。
售价方面,亮黑版 6GB RAM + 64GB ROM 2499 元,亮黑版 6GB RAM + 128GB ROM 2899 元,亮蓝版 6GB RAM + 128GB ROM 2999 元,明天下午现货首发。
令人惊喜的是,小米 Note 3 支持基于人工智能的人脸解锁,雷军表示,Note 3 的人脸解锁速度为 500 ms,和指纹解锁的速度一样快。
据雷军介绍,人脸解锁主要适用于以下两个场景:
与 Note 3 一同发布的还有 MIX 2,MIX 2 采屏幕比例为 18:9,上一代则是 17:9。配置方面,MIX 2 搭载了高通骁龙 835,后置摄像头采用了索尼 IMX386 传感器,1.25μm大像素感光元件,四轴光学防抖。售价方面,6GB RAM + 64GB ROM 3299元,6GB RAM + 128GB ROM 3599元,6GB RAM + 256GB ROM 3999元。全陶瓷尊享版则采用 unibody 全陶瓷机身,8GB RAM + 128GB ROM,售价为 4699元。
而明天,2017 年 9 月 12 日,在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,其 iPhone 十周年纪念款 iPhone X 据传也将推出人脸识别解锁功能。
人脸识别的安全隐患
看脸的时代,其实早已开始,且处处开花了:
今年6月,南航在南阳机场启用了国内首个人脸识别智能化登机系统。
今年9月,北京师范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等多校已启用“刷脸”系统。
沈阳交警最新启用的人脸识别系统,让行人闯红灯抓拍进入“刷脸”时代。
在一些肯德基餐厅,要吃上鸡肉汉堡只需对着面部识别系统给一个灿烂的笑脸,就可以结账了。
而就在近日,南宁明月湖相思湖公园首次试用人脸识别厕纸机,游客要取厕纸,“刷脸”即可。
而让刷脸真正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事件,则是手机中刷脸功能的加入。
不过,就在刷脸狂潮如期而至之时,它的风险和隐患,也随之而来。
第一个吃螃蟹的三星 S8 手机就被曝出安全隐患。
在很多评测中,三星 S8 的人脸识别解锁的准确率很高,而且速度很快。不过,国外一位名为“MarcianoPhone”的用户却发现,只需要将 S8 机主的照片放在其前置摄像头前,就能骗过手机,虽然耗时稍长,但是三星的面部识别技术确实存在风险。
实际上,目前市面大部分人脸识别的流程都是:检测人脸 → 活体检测 → 人脸对比(和之前上传的自拍照或证件照)→ 分析对比结果 → 返回结果(通过或不通过)。
因此,一般情况下,只要采用了活体检测技术,在人脸识别时要求用户进行眨眼、点头、张嘴等动作,就防止静态图像破解。如此,一张静态照片就能破解人脸识别的情况其实是可以避免的。 不过,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在追求面部识别破解的道路上,群众们们的智慧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。
在今年的 315 晚会上,央视曾经曝光了人脸识别的安全隐患,并现场展示了采用视频模拟的破解方法。
当然,视频模拟其实只是众多破解活体检测的方法之一。根据雷锋网的报道,在 Freebuf 主办的 FIT 2017 互联网安全创新大会上,来自平安科技的安全研究员高亭宇就展示的目前
可能的几种破解手段。
破解人脸识别的 4 种方法
首先,在程序中布置一个断点,通过不断演示人脸识别流程来触发该断点,然后分析并修改程序储存的值,来达到最终的绕过活体检测的效果。
这个方法很简单,安装一个能够将人脸照片制作成视频的手机软件,然后在朋友圈、个人空间等地方找到对方的一张正面照片,输入到软件中,就可以令其开口说话,所谓的活体检测也就不攻自破。 首先在网上下载的两个用来制作3D建模的软件,参照照片中的脸部特征,出了对应的 3D 建模图像,人脸检测软件对比结果显示,这两个在短时间内制作出来的模型与原来照片的相似度分别高达 73.17 %和 86.71%,可以用来破解一般的人脸识别。
高亭宇发现,部分 APP 在使用上传人脸图像时,没有对图像数据进行签名,导致图片可以被工具截获然后篡改,而有的则是在数据报文没有加入时间戳,可以通过重放数据报文的方式来实施破解。”
人脸识别的未来,戴着面具也躲不开!
Too young too naive,真正的风险还在后面呢。当人脸识别变得更为普遍时,即使你戴着面具,也别想逃过它的法眼,你将没有隐私。
如今,有很多科学家都正在开发新的人脸识别系统:即使人们的脸被遮盖,也能识别这个人的身份。这可能意味着,想要避免隐私泄露将愈加困难。
近日,社会学家 Zeynep Tufekci 在 Twitter 上分享了的这种工作:研究人员使用深度学习和各种伪装的人物图片的数据集,训练出了一种神经网络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识别戴面具的面孔。
尽管,这篇论文(https://arxiv.org/pdf/1708.09317.pdf)的数据结果还不完美,远远低于行业标准,比如,当有人戴帽子、太阳眼镜、或者围巾时,系统识别的准确率只有55%,但很多团队都在朝这一领域进军,并正在快速取得进展。
例如,Facebook 已经训练出可以基于头发、身体形态和姿势等特征识别人的身份的神经网络。
此外,基于局部的人脸识别系统也已经开发出来(尽管如此,这种方法尚未做好商业用途的准备)。
当然,还有其他更奇特的方法:例如,通过基于 AI 的步态分析方法来识别个人身份的准确率可以做到很高,甚至对 CCTV(闭路电视) 摄像机获取的低分辨率图像也能够有效识别。
瑞士巴塞尔大学开发的一个用于识别蒙面人的系统:根据系统看到的重新创建一个目标人脸的 3D 模型。此项工作背后的科学家之一,Bernhard Egger 预计,在不久的将来,这个领域会有长足的发展。